第12版:关注

现场声音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4月24日   第 12 版)

如何推进城乡要素资源互补互助,推动城乡产业联动发展;如何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如何推进城乡生态人文协同治理,推动城乡宜居宜业宜游,是“千万工程”与新型城镇化协同推进的重点,也是难点。要坚持系统思维,下好资源城乡共享一盘棋。要坚持创新思维集成改革,催生城乡新蝶变。要坚持协同思维,推动设施服务城乡一体化。坚持融合思维,绘就宜居宜业城乡和美图。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胡伟斌

基于河北盐碱地综合治理实践,我们认为,盐碱地改造利用是一项复杂性生态系统工程,面临的问题有短期的也有长期的,有技术方面的也有制度层面的。要坚持科技创新,提升盐碱地新质生产力水平;强化资金等要素保障,拓宽新质劳动对象,立体化打造渔牧经粮林果结合的盐碱地大农业模式;全面提升人才素质,培育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多元力量。

——民盟河北省委会农业农村委员会委员史云

乡村振兴产业全链条升级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是实施“千万工程”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举措。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还存在土地资源要素制约亟须破解,全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亟须提升等问题。建议探索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所需的农业用地标准,优化有利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链条布局,强化生产经营主体联农带农的联动合作机制。

——中共广州市花都区委深化改革研究中心博士后孙殿超

就推动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再生利用,要创新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运作模式,建立多元化的资金保障机制;因地制宜优化产业结构,吸引各方人才“回流”;完善传统村落法治建设,健全监督和问责机制,同时要提升各方保护意识,建立人才培养激励制度。

——民盟福建省委会法制委副主任游凤娘

乡愁文化并非一成不变,它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演变,呈现出新的面貌。如今,许多乡村地区开始探索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为乡愁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新的机会。例如,乡村旅游的兴起,让更多人有机会亲身体验乡村生活,感受那份独特的乡土情怀;传统工艺的振兴,使得许多即将失传的手艺得以传承,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亮点。这些项目不仅为当地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乡愁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我们要加强传统风貌保护,培养传承人才,合理开发和利用文化资源,制定统一规划和有效管理机制,创新发展模式,形成多元化发展格局,保护和发展乡愁文化。

——西安交通大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校外合作导师刘佳熙

2024-04-24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0968.html 1 现场声音 60,96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