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当好服务中部地区崛起的“先行者”
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中部地区拥有丰富的教育科研资源,支撑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高等教育大有可为。
“作为中部地区高校,主动融入并积极服务于该战略部署,既是高校落实‘四为’服务要求的职责所在,也是发挥自身职能、实现大学价值的必然选择。”在全国政协委员、湖南工商大学党委书记陈晓红看来,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天然的血肉联系,与所在区域始终血脉相连、共生共荣。作为人才高地、创新高地,高校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对区域发展起着重要的智力、科技和人才支撑作用。
陈晓红表示,中部地区高校必须在国家和区域发展大逻辑中找准方位,在服务中部地区崛起上“破题”,构建与区域融合发展、同频共振、协同创新机制,着力提高中部地区人才供给质量,增强中部地区科技创新动能,厚植中部地区协同发展沃土,努力成为支撑和引领中部地区崛起的先导力量,当好服务中部地区崛起的“先行者”。
▶▶▶务实: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湖南工商大学紧扣新时代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推进学科专业与社会高对接、人才培养与需求高对接、科学研究与实践高对接,走好‘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之路,持续增强创新供给能力。”陈晓红以所任职的湖南工商大学为例,深入分析了新时代高校如何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学校把学科专业作为强化创新供给的蓄水池。秉持“新工科+新商科+新文科”与理科融合发展思路,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彰显时代特色。前瞻布局新设前沿交叉、微电子与物理等8个新学院,组建了人工智能与先进计算、数字经济与智慧管理、“双碳”与绿色技术等五大特色学科群。紧密结合数字经济发展趋势,积极推动新工科专业及方向向商科、文科渗透,在开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工业工程等专业的同时,推动传统经管类专业的转型求新,专业融合率达75%以上。紧扣企业需求搭建合作发展平台,联合景嘉微、长沙市集成电路联盟等龙头企业,成功申报工信部“集成电路”专精特新产业学院。
学校把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人才支撑摆在核心位置。开设智慧管理、数字经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8个方向共计43个院士卓越班,举办“鸿班”、开办卓越工程师学院,培养国家需要的卓越创新人才。出台“技术+X”等培训制度,举办多期“数智化人才技术训练营”,全面提升本科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力培养“双创”专门人才。建设超1.2万平方米的“双创”空间,打造13个书院,在获批全国首批百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等基础上,搭建“元创未来”元宇宙展等前沿科技交流平台。
学校把服务科技强国建设作为科研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牵头建设湖南省重大科技部署湘江实验室,与华为、百度、新华三等35家头部企业成立“四算一体”产业联盟,与合作企业共建14个研究院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布局推进50余个重大项目并取得一批创新成果,发布了多模态AI大模型、工业操作系统、元宇宙、智能机器人、北斗导航等前沿领域的7款创新产品。
学校坚持“产教融合”理念,积极构建校地企产学研创命运共同体。持续推进“博士赋能千企”行动,370余名博士深入近千家企业,共同解决技术难题,直接推动成果转移转化,明确面向需求的科研组织模式。着力打造“卓越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优秀青年英才”的创新团队,组建算网融合、AI大模型、Web3.0等100余个前沿团队联合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年均增长率达20%以上,认定技术合同额跻身省属高校第一方阵。
▶▶▶应答:破解中部地区高校面临的共同问题
在看到创新与突破的同时,陈晓红也敏锐地感受到中部地区高校所面临的高端紧缺人才引进困难、与区域对接不够紧密、人才培养适应度不够高等问题。
“我们要及时捕捉分析中部地区崛起对人才、科技的需求,加快内嵌转化为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与内容。”陈晓红建议,要有效整合人才汇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的资源和优势,形成重大任务牵引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机制,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将产业优势、区域优势与学校学科优势、技术优势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对区域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强支撑性学科,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更好助推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主动承担为区域发展聚才引智、提供人才动力的重要任务。用好区域人才政策资源,形成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科学引才用才机制,以新技术、新业态、新能源、新材料等相关前沿战略领域为发力点,为解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针对高校与区域对接不够紧密的问题,陈晓红提出,加强与区域研究优势力量的联动合作、同题共答。聚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课题和工程,培育大项目、开展大攻关、产出大成果、促进大转化。整合区域力量加强区域性大学科技园、科技创新港、高端智库、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建设,建立国家和区域协同创新中心、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先进制造业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从机制创新上加强与区域的对接,推进校地融合发展。比如,构建高端人才服务企业发展机制、创新成果就地转化应用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