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健康周刊

隔离病房中爱的治愈力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1月11日   第 06 版)

作者:崔健

2022年注定是个不平凡的年头,作为一名神经内科的小医生我已经来到北京地坛医院3个春秋了。在抗击新冠病毒感染的两年中,我逐渐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最近,由于疫情反复,我们纷纷进入了应急区,再次投入战疫。

除了严上加严的院感规定,和细之再细的工作要求,在一线工作,令我治愈的时刻都是和患者简简单单的日常交流,为病人送去人文关怀,不仅让患者面对疾病时更放松,也更能让我体会到作为一名医生的价值与意义。

应急区总是充满各种意外,但也充满了爱。我曾遇到一位脑梗死患者,当时情形危急,患者被快速转运到隔离病房。“头晕、步态不稳”,核磁提示是危险的后循环梗死。我在这时临危受命,进入隔离区,医治这位脑梗死患者。

在熟悉的病房又干上了老本行,只不过这次的挑战加剧。

在进入病房进行一套简简单单的神经科查体后,我已像蒸桑拿般大汗淋漓。但时间不等人,随后,我又详细地询问了患者的病情,发现患者在病房中存在饮水不足的情况。病人尴尬地冲我笑了笑,不好意思地解释道,以前的运动量和现在没法比,平时又不爱喝水,定下的喝水目标实在是难以达到。

此时,患者的血管情况着实让我们捏了一把汗,多处血管狭窄,加上入水量不足,极容易出现病情反复甚至再次梗死的情况。急中生智,我们协调后勤人员,为病人做了可口的汤羹送到病房,以增加入水量,加之间断补液提高入量,而每日的出入量结算也成了我们最关注的事情。时刻关注着,终于,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患者的病情逐渐好转,血管狭窄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患者康复出院时,他一遍遍地感谢着日夜照顾他的每一名医护人员。

病毒无情,但无法拦住我们与患者共抗病魔的决心和一片爱心。又是一个平凡的白班,护士着急地呼唤:“大夫,xx床小朋友发烧38.8℃,饭都喂不进去了,家属着急呼叫。”我急忙去查看患儿的情况,小朋友紧闭双眼、小脸通红,可能是连哭闹的力气都没有了,就蔫蔫地躺着,孩子妈妈在旁边急得手足无措,“饭也喂不进去,水也喂不进去,早上还能玩一会儿,现在就这样了,怎么办呀!”我快速查看了患儿的生命体征后,又向孩子母亲仔细了解了孩子的一些情况,紧接着请来了儿科医生会诊,等待的过程中,我尽快帮孩子降低体温,避免高热惊厥等严重发热并发症。

打电话、写会诊、陪同查看小患儿,输液、降温、喂药。一系列事情忙活下来,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下午。小朋友的体温终于慢慢降到了37.4℃,也有精神吃吃喝喝、玩玩玩具了,我的心这才放松了下来。

过了两天,再次查房的时候,小朋友跑了过来,微笑着谢谢我们,还对我们说:“以后我也想成为像大白一样的叔叔阿姨。”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肩头的使命,和被信任的那种幸福。

我们总说医学是传递善良、救护病者、体现人生价值的职业。人生事业,最堪与付。然而我认为,与其称之为职业,不如视之为使命。关注病人的生活点滴,多一些关怀,少一些冷冰冰的嘱咐,患者康复后的笑容和发自内心的感谢,就是我们想为之守护的使命。

3年前,我为成为地坛医院的一员感到骄傲和自豪,现在这份自豪中又多了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医”心向党、踔厉奋进,我将不忘初心使命,砥砺奋发前行,用我们的热情与关怀,与病魔斗争,带给更多患者温暖与希望。

(作者系北京地坛医院医师)

2023-01-11 崔健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6593.html 1 隔离病房中爱的治愈力 36,59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