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亚残运会期间,不少外国和外地来此的工作人员和记者发现,在一些城市公共场所,扫描二维码就可以获得免费的手语服务。在赛场的观众席上,不时也可以见到,一位手语翻译正向二三十位前来观赛的听障观众翻译即时信息。这些志愿服务的提供者来自杭州市民耳熟能详的手语姐姐团队。
在亚残运会开幕式上,手语姐姐团队负责人毛董莱和视障女孩刘景怡为观众奉献了一场精彩的表演。伴随着刘景怡的朗诵,毛董莱双手翻飞,有声和无声交织,表达着最美的语言。
手语姐姐团队成立于2010年,是浙江省首个专业的手语无障碍服务社会组织,全称为“杭州手语姐姐无障碍交流服务中心”。
毛董莱告诉记者,为了做好开幕式手语表演,手语姐姐团队进行了创作。“比如诗朗诵中有‘芬芳’一词,手语中是没有的;诗句中还有‘美好的寄寓’这句,‘寄寓’一词,手语中也是没有的,我们要想办法表达出来。”
“‘桂花’的杭州手语和通用手语不一样,在节目中如何表达?我们采用了一个较为夸张的动作,既能准确表达意思,又符合导演提出的要求。在节目《梦闪耀》中,我们的手语老师教2000多个孩子打手语,又带动全场数万名观众一起用手语表达‘爱是力量,梦是翅膀。我们一样,为梦闪耀’。”毛董莱说。
得知杭州要举办“两个亚运”时,手语姐姐团队就已经开始了相关布置。“两个亚运”期间,开展亚运服务手语课100余次,培训志愿者5万余人。团队30多位老师持续为亚残运会的竞赛、各类会议、火炬手传递等提供手语服务;团队12位手语老师代表参加亚残运会开幕式手语表演;赛事期间,手语姐姐团队还持续为听障者提供远程翻译服务,陆续为有需求的听障者提供场馆参观服务、赛事观看服务等。此外,团队和有关部门共同推出了《亚运志愿服务手语服务手册》。
在杭州,目前有380个手语姐姐团队设立的公共服务点,当听障人士需要手语服务时,可以随时扫码获得远程的实时手语翻译服务;对于去医院就诊等复杂的场景,手语姐姐团队还提供线下一对一翻译免费服务,该服务由杭州市政府购买。此外,团队在北京、上海、山东、广州等地也开设了服务点。
手语翻译的培养需要较长时间,一位中级手语翻译老师需要8至10年时间才能培养得出来,而杭州有3.4万余名持证听障人士,光靠一个团队难以满足全部需求。毛董莱表示,希望通过科技和互联网力量,让服务触达更多听障人士。
“手语着,美丽着。未来,我们将致力于推动信息无障碍公共服务发展。”毛董莱说,“打造有‘爱’无‘碍’的助残公益品牌,帮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共享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