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经济越来越发达,有望跻身高收入国家时,人们却发现如今的一些孩子已经不同于以往,他们自我而共情能力低,个人需求高于一切。
究其原因,应该与我们的家庭教育有一定的关系。改革开放、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使得独生子女增多。可以说,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奉献了一切。无论从日常的生活起居,还是学业上的各种助力,以及成年之后的人际交往、人情世故,包括照看下一代,父母无不亲力亲为,倾注自己的一切爱心。在父母眼里,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能考上重点中学、升入重点大学,在社会上被认为是“别人家的孩子”,就是最大的成功。具体到不做家务、不独立处理自己的事情、不考虑父母的辛勤付出之类的事,父母认为那都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等孩子大了自然就懂事了。但是他们没有认识到,一个人已经形成的习惯和认知,往往会伴随一生,很难改变。
环顾周围,有多少家庭要求孩子做家务?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要求孩子尊重父母和祖父母?这其中有中国家庭人口结构越来越小的原因,即一对夫妻只有一个子女,虽然家庭规模变小了,但家庭教育的功能却没有过时。根据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从儿童到成年,每一个阶段的发展如果出现了问题,基本都是不可逆的。而我们的家长有多少懂得这个道理呢?一个家庭往往是父亲严厉、母亲溺爱,导致孩子趋利避害,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长此以往,待到成年之后,世界观、价值观已基本形成,其他认知就很难接受了。他们就认为对自己有利的就是正确的,逐渐成为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家庭是“三观”形成的基础,我们在家庭教育阶段,就必须培养孩子有爱心、能明辨是非、懂得感恩、自立自强。而少时价值观不正确,期待长大后改善,显然是不实际的。
(作者系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