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文化周刊

读懂汉字书写的笔墨情韵

——对话郑晓华教授

本报记者 王小宁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1月08日   第 12 版)

▲郑晓华行书,演绎了唐孙过庭论用笔名句“重若崩云,轻如蝉翼”。

编者按: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郑晓华的新书《非知不可的书法欣赏概念》出版。该书形式新颖,理论与实践兼备,深入浅出地解读了书法艺术中的50个重要概念,对于提升艺术教育水平和读者书法鉴赏品位具有重要价值。本报就书的出版、内容及书法艺术传承的相关话题采访了郑晓华。

解读书法:深入浅出

文化周刊:您的新书《非知不可的书法欣赏概念》以问答的方式系统解读了书法艺术中的50个重要概念。有些问题是基础知识,如“书法有几种固定体式”“有哪些执笔法”,有些问题则深入到了学理层面,如“如何理解书法的气象”“为什么书法家强调以学养书”,还有些问题较富现实的针对性,如“艺术书写和非艺术书写界限在哪里”等。请问您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本书,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体例?

郑晓华: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华文明的多样性,是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应尽责任和历史使命。书法是中华艺术的瑰宝,在世界艺术大家庭中,以其独特的语言、载体、工具、材料、观念、标准等,构筑起了东方艺术神秘而内涵丰富的视觉文化世界,在中国艺术中具有独特性和代表性。作为中国艺术的典型代表,书法视觉之美超越语言、超越国界。要推进中国书法国际传播,必须从普及开始,这就是我写这本书的动机。采用问答形式,条理更清晰,更有针对性,更贴近读者,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文化周刊:什么是书法?中国书法的基本要素是什么?为什么书法能成为同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门类并列的艺术?

郑晓华:书法是通过具有特殊笔墨情韵的汉字形象的创造,表达艺术家思想、情感和审美理想的艺术。它以汉字为载体,汉字都是有字义的,因此所有书法作品,都是思想性(字义内容)和艺术性(笔墨形式)的高度统一。纯技术的书法,如碑帖选临局部,文字各不相属,这种书法也有,不过多限于专业内部交流。就社会广泛认知而言,优秀的书法作品,应该是深刻的思想内容+有意味的笔墨形式。书法的基本要素是:点线(笔画)、造型(结体)、布白(章法)、墨韵(墨色),这四个要素是书法艺术的基本构成。因为书法的载体是汉字,汉字的基本部件来源于象形图形,图形的基础语言是点线,点线本身经过人的书写介入,不同程度都留有人的“生命运动”的意蕴。部件互相组合,形成新的图形,等于有“生命感”的点线,在作“万花筒式”的无穷组合变化。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美来源于生产活动,生产活动使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人在生产对象那里看到了自己的存在,本质得到了肯定,因此它被赋予美感。书法同音乐、舞蹈、绘画、雕塑一样,虽然语言形式不同,但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唐代孙过庭在《书谱》中说“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驰神睢涣,方思藻绘之文”,说的就是书法和诗歌、音乐、绘画一样,都是情感表现艺术。

文化周刊:孙过庭曾提出书法可以“达其情性,形其哀乐”的命题,应如何理解?您认为书法艺术是如何达到这样的一个审美层次的?

郑晓华:“达其情性,形其哀乐”,在中国书法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揭示了书法艺术的“纯艺术”性质。书法不仅仅是“生活记录”,还可以“达其情性”——展示人内在精神世界,同时“形其哀乐”——传达生活中的心理变化态势喜怒哀乐。按中国传统认知,一个人有什么样的精神境界,必然从形貌气象、语言谈吐、举手投足中流露。书法是“视觉传达”,书写的形态、气质,来源于作者的深层心理、秉性,在直觉、潜意识中运行流露,演绎为现实形态的视觉图形。因此书法用“图形”说话,就不可能离开书写者的内在根性,换言之,书法“达其情性”,是必然的。“形其哀乐”是说书法的笔墨虽然抽象,但它也是有面积、有“重量”(视觉厚度)、有节律、有情调的。它的语言要素在书写运动中组合,构成千变万化的运动旋律,和人的“喜怒哀乐”有情感运动的“形式同构”。根据视觉心理“完形”原理,同构的东西,人在接触瞬间,心理反应时会自觉将之视为一体。因此人们在书写或者在欣赏的时候,从书法跌宕起伏的点线中,可以感受到书写者传递出的强大情感“信号”,由此唤起自己的感情响应。书法的点线、笔墨承载“情感”的抽象部分,具体情感部分由文字的字义承载,两者合力,共同作用于人的视觉乃至于思维,完成“形其哀乐”的视觉传达。

认识书法:继承传统

文化周刊:书法艺术审美同中国传统哲学紧密相连,如“筋骨血肉”“气象”“无法而法,乃为至法”等概念都是从传统哲学中延伸出来的,您可否就此作一些阐释?

郑晓华:中国书法和传统哲学的关系密切。从东西方哲学和艺术美学角度来阐述书法和中国哲学的特殊密切关系,可以看到,西方哲学注重严密的逻辑关系,中国哲学则重视受用与人生实践;西方哲学家的努力在于构建庞大而严密的思想系统,中国哲学家则关心心身性命之学。秉承传统哲学精神,中国书法既是实用的,又是艺术的;既是世俗的,又是理想的;既是具象的,又是抽象的。书法为人们从思辨世界回到世俗的日用生活世界,实现中国哲学的最高目标提供了一个实践平台。中国书法美学话语体系的构建,是在中国哲学的哺乳下得以实现的,不可能没有母胎母乳的印记。比如“筋骨血肉”“气象”“无法而法,乃为至法”等概念、命题,处处渗透中国哲学的精神气息。计白当黑、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刚柔相济、高下相倾、强弱、开合、擒纵,“反者道之动”,传统书学从养“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到具体的“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充满了哲学思辨和辩证法,这可能就是中国书法艺术能把普通的生活写字转化为一门高深纯艺术的底蕴所在吧。

文化周刊:我们都常说一句话,叫作“字如其人”,书法可以“变化气质,陶冶性情”,道理何在?

郑晓华:中国历史上形成的“人书合一”理论,有其特定规范,不能无限扩大。如果把道德评判、善恶判断和书法关联,那就会陷入悖论,无法自圆其说。清代刘熙载在《书概》中说,“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比较审慎。书法“如其学”——从书法可以看出学问如何。书写者学过什么,懂得哪些艺术规律,阅读过哪些经典,分别可以从文本的思想性和笔墨的艺术性两个层面解读出来。“如其才”——是有灵性、有想象力还是很刻板,看字是照猫画虎还是摄魂夺魄,化人为我,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是可以感到的。“如其志”——有什么想法,笔墨也会清晰展示。包括审美品位。因此刘熙载说“总之曰:如其人而已”没有问题,他接着说“变化气质,陶冶性情”,因为有不俗的内储,必然有不俗的外溢,所以书写者要从改变内储入手。“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书写者修炼自己的性情,要从源头上改变自己,从而实现书法格调的提高。学书法,要向历史上的贤人学习,把先贤的技术变成自己的技术,把先贤的人格精神变成自己的人格精神。艺术反作用于心灵,提升了自我的境界,就是所谓的“陶冶”吧。

传承书法:创新发展

记者:书法是当代广受群众喜爱的艺术形式,在其学习、传播、发展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现代书法”以及与此相关话题?

郑晓华:“现代书法”是20世纪东西方文化碰撞催生的新事物,是传统书法语言和西方现代抽象艺术观念“实验性嫁接”的产物,应该正确对待。传统书法是“实用性”和“艺术性”无缝对接的艺术模式,千百年来已经发展得很完备。“现代书法”是新尝试,历史不到百年,手法嫁接了东方艺术某些语言要素、西方艺术的某些观念,但理论上、实践上尚不成熟。世界文化在交流互鉴中发展,现在各艺术门类都在作融合探索,我认为作为一种艺术探索和跨文化交流的载体,对书法艺术任何形式的创新,都应该是包容性的而不是排斥性的。

文化周刊:您认为,书法艺术的普及和传承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郑晓华:书法对于中国人、中国文化具有特殊的意义。没有汉字书法,就没有中华文明的广泛传播,这是从历史的纵向看。横向看,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方言各异,是汉字书法把广袤的土地、众多的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对于中华文明的形成和传播,汉字书法功莫大焉。历史上,“生活实用”为书法提供了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改变了一些形态,书法“实用”的土壤被消减,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我们主动介入,对书法的传承和发展做一些工作。近十多年来,国家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书法的普及和提高工作,如书法进中小学课堂、学科目录调整、大学开设书法本科硕博等,扩大了书法艺术的社会基础,对书法传承、普及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书法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重要的艺术形式,将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汉语的更加国际化将带来书法的国际化。艺术的书法搭乘实用书法的快车,有可能成为中国艺术走向世界的一个代表。艺术无国界,相信千百年来能感动成千上万的中国人,也能感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书法,这门只有黑白二色、既简单又深奥的艺术,汉唐时代凭借国家的实力,形成区域性国际“视觉美征服”,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相信重光前哲、再现盛世文化传播四海的时代一定还会到来。

2024-01-08 本报记者 王小宁 ——对话郑晓华教授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5455.html 1 读懂汉字书写的笔墨情韵 55,455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