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慈善周刊

“无声咖啡师”:

在醇香中用心“研磨”生活

黄洁瑜 本报记者 赵莹莹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12月12日   第 11 版)

“刚入口感觉苦苦的,但如果用嘴唇轻轻一抿,再让它在舌尖上稍稍停留一会儿,就能发现一种特别的味道。”24岁的若楠打着手语,回忆起第一次喝到咖啡时的感觉——微苦,回甘。

她喜欢这种味道,并且相信生活也是如此,峰回路转,先苦后甜。

大学毕业后,患有听力障碍的若楠持续了一年多平面设计工作,但苦于与人沟通困难而辞职。之后,她做过兼职面包师,前段时间又开始摆摊卖冰粉……

“冬天一来,冰粉不好卖了。”随着手指的动作,若楠轻蹙了下眉头,随即边“说”边舒展开笑容,“机缘巧合,我在网上看到爱德基金会‘无声咖啡师’项目正在招募学员,一下子就心动了。”

这是一个为有志于成为咖啡师的聋人朋友提供咖啡技能与就业的融合培训,完成定制职业培训课程学习,并对通过技能考核达到就业水准的优秀学员提供实习和工作机会的推荐。今年11月—12月,“无声咖啡师”项目开始了第一期技能课程培训。

一技之长、固定工作、自我价值……脑海里接连冒出的美好词汇,推动着若楠当即鼓起勇气报了名。她脑海中的这些美好词汇,也契合了爱德基金会1年前启动“无声咖啡师”项目的初衷,聚焦听障人群职业技能培训、就业融合发展、社会公益倡导三大领域,通过优质、全面的技能培训及融合就业在岗培训,提升听障人群职业幸福感和认同感,营造开放、平等、包容的就业环境和社会氛围。

其实若楠大学时也参加过一次“咖啡培训”。尽管全程配备了手语翻译,但具体的操作步骤还是难以从听障者的角度分解细化,“那次就是象征性地体验一下吧。”

很快,若楠收到好消息,带着憧憬与期冀走进“无声咖啡师”的“课堂”。“系统、专业,全程有听障老师,上课的讲师也懂一些手语,所以很多细节都可以沟通得很明白,而且有一些专门适配听障者的小技巧。”培训过程中,那些意想不到的体验,让她一次次享受惊喜,但又面临着考验。

在咖啡打发环节,健全人通过听来判断牛奶什么时候会起泡、什么时候该加热,大概什么时候完成打发……但听障者听不到蒸汽棒的声音。考虑到这个问题,老师为打发环节进行了“无声版”的表述:进气起泡两秒,之后加热到60至65摄氏度左右——把靠“听”的步骤转化成靠“看”和“摸”,把每一个环节切割成可感知的、可数字化描述的动作,让听障学员更好理解、更易操作。

但这并不代表没有难度,比如“徒手试温”,就难倒了不少学员。

“刚开始我总是分不清温度高低,觉得手摸不同温度没什么区别,虽然老师经常给我们做示范……”说起最初尝试做咖啡时的“狼狈”,雨虹有些不好意思。喜欢喝咖啡的她,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名咖啡师。尽管课程学起来并不轻松,但“无声咖啡师”让她的理想一点点照进现实,也从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这种沉浸式、“量身订造”的培训,让若楠、雨虹和其他学员经过半个月左右的培训,实现了从“零基础”到萃取、打发、融合、拉花越发游刃有余的飞跃。

更加令他们惊喜的是,“无声咖啡师”培训不仅有专门的听障老师全程参与,还请来了拉花世界冠军谢维晟。

“我们竟能成为世界冠军的学生!谢老师教会我们很多有用的拉花小窍门,比如打发泡沫时有厚薄度之分,如果拉花拉得厚,手就要更加用力往上提。还有速度快慢也会影响拉花效果……”提起“冠军课堂”,性格沉稳的章艺也不禁有点眉飞色舞。

入选本次培训,章艺格外珍惜:来得特别早,做好各种准备工作,还经常主动帮忙打扫场地卫生;下课之后主动留下来继续练习,天黑才回家……一杯杯反复使用的练习牛奶,一轮轮热腾腾的蒸汽,见证着她从紧张到手抖到镇定自如的蜕变。零基础的她,在培训考核时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培训时,老师们很用心、很耐心,设身处地站在我们的角度来讲解,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学员之间也可以无障碍沟通交流,所以大家进步都挺快的。为了让我们更加顺利地融入职场与社会,还特别开设了社会交往与职场礼仪的课程。”“说”起感受与收获,章艺竖起了大拇指。

心苗来自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是本次培训的手语翻译。作为“离听障者最近的健全人”,她在全程翻译中感受到这个项目的“双向奔赴”,也见证着学员们的点滴进步——除了越发娴熟的咖啡制作技术,还有越发主动的“共融”意识。

“凭一技之长,在无声的世界里更有尊严地自力更生”,这是“无声咖啡师”们共同的目标。这个冬日,顺利结业的若楠、雨虹、章艺等5名学员先后进入门店实习阶段,距离成为一名正式的咖啡师,又近了一步。

2023-12-12 黄洁瑜 本报记者 赵莹莹 “无声咖啡师”: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4167.html 1 在醇香中用心“研磨”生活 54,16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