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根本法律依据,是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最高法律规范。在第十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指出,“新征程上,要坚定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推动宪法完善和发展,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实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是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十一个坚持”之一,深刻揭示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地位,形成、丰富和发展了新时代中国宪法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为推动我国宪法制度建设和宪法实施取得历史性成就作出卓越贡献。
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程;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
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全面贯彻宪法实施,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之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宪法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的根本法律依据。我国宪法确认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确认了党在国家政权结构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地位,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全面贯彻宪法实施,要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要促进领导干部带头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领导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会产生“头雁效应”,在全面依法治国中起着以上率下的作用。
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全面贯彻宪法实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正是由于我国宪法跳出了一切旧宪法的窠臼,实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高度一致,因而具有显著优势、坚实基础、强大生命力。”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全面依法治国的主体既有宪法为根本依据,也是我国国体和政体的本质表现。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历程证明,我国宪法充分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充分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是充分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好宪法。
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全面贯彻宪法实施,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政策都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转化为具有刚性约束力的法律规定,用法律来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载入宪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灵魂。要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引领宣传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汇聚最广泛的社会法治共识;又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各环节,努力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社会风尚。
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全面贯彻宪法实施,要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既要加快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用科学有效、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保证宪法实施;还要健全宪法监督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同时,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担负起监督、解释宪法的重要职责。一方面,要将宪法实施贯彻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践中;另一方面,要将宪法实施贯彻到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治国理政的全过程、各方面。
法令行则国治。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宪法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大力加强宪法学习宣传,弘扬宪法精神,全面贯彻实施宪法,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法治基础。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沈阳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