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健康周刊

抗生素≠消炎药,忌乱吃

本报记者 陈晶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11月22日   第 07 版)

11月18日~24日是世界抗生素宣传周。“感冒了,买点头孢。”“拉肚子,吃左氧氟沙星。”“牙疼,吃甲硝唑。”很多人遇到一些常见病时,会选择直接去药店或网上买些消炎药吃。可我们吃的真的是消炎药吗?“头孢、阿莫西林、红霉素等药物,都属于抗生素。许多人认为,抗生素就是消炎药,混着吃也没关系,其实两者是不同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助理研究员隗明解释。

炎症不等于感染,服用抗炎药要注意

“服用药物之前,要先了解什么是炎症。炎症是身体受到某种刺激所发生的一种免疫反应表现,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也可伴有发热、白细胞增高等全身反应。”隗明介绍,很多因素都会导致炎症发生,感染细菌、真菌、病毒等是炎症发生最常见的原因。但是,炎症也可以不因感染引发,比如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免疫反应性因素等。物理性因素如外伤、烫伤、紫外线灼伤等;化学性因素包括外源性强酸、强碱、内源性毒性物质等;免疫反应性因素包括超敏反应,如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所以,炎症并不等于感染。

“医学上,消除炎症的一类药物,主要包括非甾体类消炎药和甾体类抗炎药两大类。”隗明介绍,非甾体类消炎药是临床中最常用的抗炎药物之一,具有消炎、镇痛、退热等多种作用,可用于治疗关节炎、痛风、疼痛等,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塞来昔布等。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可出现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血小板功能障碍、肾功能损伤、肝功能损伤等常见不良反应,一般与用药剂量和持续使用时间相关,用药剂量达到一定水平以上,再增加用药剂量并不能增强其效果,但药物毒性反应将明显增加。

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具有消炎、抗过敏、抗休克和退热等作用,它们被用于治疗炎症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泼尼松、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但此类药本身无镇痛作用。

“一些非甾体类消炎药是非处方药,尤其注意别过量使用。而甾体类抗炎药是激素类药物,有一些副作用,还可能掩盖一些症状,会影响对疾病的判断,所以也不能乱用,应遵医嘱谨慎使用。”隗明提醒。

抗生素只对感染引起的部分炎症有效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都服用过头孢、阿莫西林之类的抗生素。“一般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者,多为病毒引起,只有感染引起的炎症,才可以考虑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是一种只能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如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引起的炎症,而对由病毒引起的炎症完全无效,临床常用的抗生素分为天然抗生素和人工半合成抗生素。”隗明提示。

“此外,还应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隗明强调,过度使用抗生素可能会促进产生超级耐药菌,从而导致免疫力低下患者发生难以治疗的感染,最终危及生命。

那么,如何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隗明介绍,如果出现炎症反应,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若明确为细菌性感染,可使用抗生素。明确细菌性感染,在服用抗生素的过程中,感觉好转后不可贸然停药,应按医师开具处方完成治疗疗程,不足疗程的抗生素使用会诱导耐药菌的产生与繁殖。不应轻率使用高级别抗生素或联合使用抗生素,几种抗生素一起吃,其实对病情恢复是非常不利的,而且会诱导细菌产生对高级别抗生素或多种抗生素耐药。

此外,还不应交替服用抗生素,这样更容易诱导耐药菌的产生,以及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

“总的来说,抗生素和消炎药的药理机制迥然不同。细菌感染时会引起机体发生炎症反应,而抗生素是用来杀灭或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当致病菌被清除后,其引起机体的炎症反应自然也会逐步消失。这会让人们产生错觉,以为抗生素即为消炎药,然而,抗生素并不针对炎症本身,而是针对引起炎症的致病菌,是间接起到了消炎作用,不能将其称为消炎药。尤其当‘发炎’不是如真菌、病毒性感染等细菌感染引起时,抗生素的使用并不能起到消炎作用,反而会发生不良反应。”隗明说。

抗生素也要突破“卡脖子”

“抗生素的使用须遵从医嘱,自行服用存在风险。细菌是人类健康的最大杀手之一,人类与细菌的斗争的历史漫长,临床医学的场景也更为普遍。”上海市政协委员、国药现代营销副总经理刘健惠表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以及抗生素药品的迭代与创新,与老百姓的健康息息相关,更是一个亟待重视的问题。

“但是,当下国内抗生素产业发展遇到了不少问题。企业以仿制药为主,创新能力普遍不足。”在刘健惠看来,抗生素领域的发展如今进入了瓶颈期。另外,在临床方面,一批老药的耐药情况已经十分普遍,部分重症病人亟须新的抗生素药品。同时,儿童、孕妇和老人等特殊人群,也对新型抗菌药物或友好剂型存在迫切的需求。

“生物医药行业是一个高技术浓度、产业集群复杂多样的产业链。当下,抗菌药物在原料纯度技术、辅料标准、制备工艺、剂型平台、海外注册等方面均面临着‘卡脖子’问题。”刘健惠表示,要从“进”和“出”的角度予以关注,“进”就是对抗生素相关产业链上的辅料、设备等给予进口资源的对接;“出”就是对一批能够出海的企业予以一定的扶持。

为此,刘健惠建议,应当加强规划引领、构建全产业链布局,支持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同时,加强长三角一体在重点抗菌药物的中间体、原料药的自产自足,扶持龙头企业在供应链完整性上的国产化布局与替代。同时,对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特殊用药人群,如儿童、孕妇和老人的抗菌药物研发创新和剂型改良,应当给予更多的科研奖励。

2023-11-22 本报记者 陈晶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3004.html 1 抗生素≠消炎药,忌乱吃 53,00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