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学术家园

画大同心圆 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本报记者 张丽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10月23日   第 09 版)

叶小文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日前在北京举办 本报记者 贾宁 摄

■编者按: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首次提出,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在第十三届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叶小文看来,在政协工作中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有助于更好地画大同心圆,更能够聚合磅礴之力。本刊从本期开始推出“学习访谈”栏目,邀请政协委员及政协工作者结合实践畅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感受与思考。

画大同心圆,聚合磅礴之力

学术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个着力”中谈到,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关于中华传统文化,您曾归纳为“三根支柱”“两幢文化大厦”,“和”与“心”两幢文化大厦如何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叶小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中华传统文化之“以人为本”的文化底色、“以和为贵”的天下大道、“此心光明”的常青之路,都来自儒、释、道三家的相融相通,儒、释、道可谓中华传统文化的三根支柱。中华传统文化以三根支柱为基础,孕育化生出“和”与“心”两幢文化大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近现代世界现代化浪潮中经历了否定之否定的历程,因应时代发展变化、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与时俱进、与时俱丰。新时代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沿着“和”字号大厦之“天下大道”,紧扣中国在世界和平崛起的关键问题;沿着“心”字号大厦的“常青之路”,紧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关键问题,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并产生出巨大的文化力量。“和”和“心”两幢文化大厦,还可合而为一——“和”字号为用,“心”字号为体。

学术家园:您曾在多个场合讲述您与星云大师等的故事,其中不乏中华传统文化的因素。能否从讲好政协故事的角度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进行解读,谈谈传统文化在促进情感认同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叶小文:现在报刊上讲文化问题的文章,多为“宏大叙事”,少见具体文化自觉、文化担当的人,少有具体文化传承、文化交往的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本来是生动、鲜活的,是若干人和故事的汇集,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星云大师多年来一直为两岸和平统一热心奔走。他说,佛教讲世间的“八苦”之一“苦”,是“爱别离苦”。爱得越深,思得越切,别得越久,苦得越重。两岸骨肉同胞本是一家,大陆人、台湾人都是中国人,长期不能团聚,乃国之大殇乡之深愁。但“有佛法就有办法”,只要常念着乡愁,断不了血脉,有佛力加持,两岸一家亲谁也挡不住。我曾长期担任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自然也就跟这位热心的台湾高僧交上了朋友。弘扬包括佛教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增强休戚与共的情感认同,不断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问题,终结两岸对立,抚平历史创伤,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这是我和台湾星云大师故事的大背景。在星云大师去世后,怀着对这位朋友的强烈思念,我陆续撰写了《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思念您,又看见了中国梦的力量》等文章,以缅怀他对促进两岸统一、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等方面作出的贡献。

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一切国家和民族的崛起,都要以文化创新和文明进步为先导和基础。习近平文化思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对方方面面的工作包括对新时期的政协工作,都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指导。政协工作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主题,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聚合磅礴之力。在政协工作中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有助于更好地画大同心圆,更能够聚合磅礴之力。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吸吮着5000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4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中,14亿人民有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条件,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无比丰厚的文化底蕴、无比坚实的文化支撑和无比坚韧的文化定力。

中国式现代化因其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根深叶茂”

学术家园:中国式现代化对人类文明有哪些贡献?

叶小文:在刚刚举行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我们追求的不是中国独善其身的现代化,而是期待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各国一道,共同实现现代化。世界现代化应该是和平发展的现代化、互利合作的现代化、共同繁荣的现代化。”古往今来,过上幸福美好生活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梦想。近代世界发展的主线,就是无论从何起点,无论选择什么道路,都要走向现代化。这是人类向往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景,也是中国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随着西方现代化的扩展,世界上不和谐的“现代性”噪音和两极分化的裂痕不断扩大。现在,大家都在奔现代化,当然难免打破旧秩序。而习惯了霸权的国家,则要维护旧秩序,继续弱肉强食、称王称霸。“二战”后世界勉强支撑的基本和平局面,已然岌岌可危。世界又一次站在了和平还是冲突的十字路口。面对这种局势,人类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人们为了争权夺利恶性竞争甚至兵戎相见,这很可能带来灾难性危机;另一种是,人们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齐心协力应对挑战,开展全球性协作,努力去建设一个远离恐惧普遍安全、远离贫困共同繁荣、远离封闭开放包容、山清水秀清洁美丽的和平安宁的美好世界。大家从不同起点相向而行,沿着和平道路都过上好日子,一起实现“现代化梦”。

中国式现代化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是坚定地推动和实践着第二种选择。中国行动的基因是什么?英国哲学家罗素说,“避免人类自杀之路,在这点上现在各民族中具有最充分准备的,是两千年来培育了独特思维方法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自秦汉时期实现大一统后,和而不同、以和为贵就从价值层面跃升为“以和邦国”的治国理政理念。几千年来,和平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刻进了中国人民的基因里。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深知和平是发展之基、发展是和平之本。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中国向世界展示的,既是一个人口规模巨大的发展中国家持续而协调发展、势不可挡的现代化;又是一个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有助于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难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代化。和平崛起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走得通、行得稳,不仅因其符合实际,实事求是;也因其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深叶茂。中国式现代化向世界展现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爱好和平的深厚情怀、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让世界人民感受到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前途所在。

中国式现代化所创造的现代文明必贡献于人类文明

学术家园:从中西文化比较视域来看,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提供了哪些参考与贡献?

叶小文:这就涉及中国式现代化对人类文明的另一贡献——高扬人类新人文主义的旗帜,推进人类新文明复兴。

现代化起源于数百年前,西欧历史上发生了一场持续200余年的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把“人”从“神”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把生产力从封建社会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但文艺复兴以来的文化活力、动力机制,渐现其先天不足和负面效应。发展颇有冲劲,缺乏平衡功能。人欲不断扩张,节制日渐式微。正如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所说:“人在各种欲望不得满足时处于痛苦的一端,得到满足时便处于无聊的一端,人的一生就像钟摆一样在这两端之间摆动。”

今天,人类文明的交汇已走到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人类危机呼唤人本思想在否定之否定意义上的继承和发扬。新时代对人本思想的呼唤,需要对传统人本精神继承吸收,发扬其积极成果又要革故鼎新。新的文明复兴,将建造和谐的人。它既巩固第一次文艺复兴人本思想积极成果,又要对其过分运用有所克制。当西方文明以霸权的形式推行其价值观的时候,我们需要新型的人与社会的关系;当传统的工业文明发展导致生态危机的时候,我们需要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当西方文明过分强调物质、商业和市场利益的时候,我们需要新型的人与人的关系。这种新型关系的潮流,就是新的文明复兴;这种新型关系的旗帜,就是“新人文主义”。

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积淀了十分厚重的人文理念,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这种“见素抱朴”的人文主义的文化底色和文化底蕴,是一以贯之、一脉相承,不断生发、生生不息的。以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资源为基础,当代中国大力贯彻“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宗旨始终不渝。顺应时代、借鉴创新、改革开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在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的实践中,最广泛最深刻地凸显了新人文主义。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现代化,不仅要以物质层面的现代化为基础,也要以文明层面的现代化为底蕴,以文化创新和文明进步为先导。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大步迈进、和平崛起的中华民族,高扬着人类新人文主义的旗帜,推进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潮流,贡献于人类共圆“现代化梦”的愿景。中国式现代化所创造的现代文明,必贡献于人类文明。

2023-10-23 本报记者 张丽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1347.html 1 画大同心圆 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51,34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