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文化周刊

“丝路百城传”:

展城市风貌 促文明互鉴

本报记者 谢颖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10月16日   第 09 版)

研讨会现场

▲“丝路百城传”丛书多语种版

■编者按

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之际,10月9日,“一带一路”视野下的城市文明:“丝路百城传”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外文局于2017年启动实施“丝路百城传”国际出版工程,作为当前国际出版界第一套、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套大型城市传记丛书,旨在传播“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促进丝路国家和地区间的相互了解和文化交流,推动中外文化双向传播。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目前,“丝路百城传”项目已出版中外城市传记60余种(含中外文版),展现了丝路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发展面貌,有效填补了国际出版领域大型城市传记丛书项目的空白,进一步密切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版文化交流。

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创新实践

在人类发展历程中,绵延千年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带来了商旅于途、舶交于海的贸易繁荣,也成就了丝路城市的发展兴盛,见证了不同国家、不同文明跨越山海相交相融的生动图景。丝路城市如同一颗颗明珠,因丝绸之路而结下了不解之缘。《扬州传》“家国行囊背影”“驼铃风帆远客”两章,分别从扬州人闯世界和外国人来扬州的角度,巧妙地介绍了扬州与世界的深入交往。《撒马尔罕传》《塔拉兹传》着力刻画了与中国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往来,展示了不同文明经由丝路互学互鉴的生动故事。弘扬丝路精神、通过文明交流互鉴促进民心相通正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

全国政协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蒋建国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它跨越了不同国家地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历史传统、不同文化宗教、不同风俗习惯,是共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丛书由中国外文局首创、出版界各方协同,围绕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为丝路百城立传,为“一带一路”立言,为传播中华文化、弘扬共同价值立意,为新时代立功,其功可追“两司马”。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表示,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10年来,这一纵贯古今、统筹陆海、面向全球的世纪蓝图,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由中国外文局策划发起的“丝路百城传”,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一项重大文化工程,也是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创新实践。“丝路百城传”要坚持史学精神、文学笔法的创作风格,为各国读者加深了解、增进友谊提供优质读本。

“‘一带一路’建设‘要打造全方位的互联互通’,出版业在其中必须有自己的作为。”在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阎晓宏看来,“丝路百城传”丛书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视角,通过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把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进程呈现在国内外读者面前,为出版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打开了一条通道。

出版在促进民心相通、文明交流互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认为,“丝路百城传”深入系统地展示了两千多年来中外丝路名城的变迁与发展,梳理文明传承发展的脉络,既有历史的厚度,也有时代的风度,是出版行业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中外出版业交流合作、增进了解互信的重要行动。用系统思维为城市作传,也为出版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展示城市的发展成就

和性格精神

无论是古丝绸之路还是今天的“一带一路”,都是各国共建共享的发展繁荣之路。景德镇因美瓷而兴,泉州因良港而兴,巴拿马城因运河而兴,它们在古丝绸之路中兴盛一时,从共建“一带一路”中获得新的发展动力。更有许多的城市兼而有之,把握古今丝路带来的发展机遇,书写了城市发展的现代篇章。

城市是融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有机体。“丛书既是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呼应,又是对那条古老而又年轻的丝绸之路人文精神的梳理与发掘。城市的出现和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璀璨成果,选择城市传的写作来观照历史、当代、未来的内在联系,阐述了中华文明新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著名学者、艺术史论家刘传铭感到,如何写出优秀的作为非虚构文本的城市传,为当代中外读者提供高品质的精神食粮,是挑战也是我们自觉肩负的历史使命。

紧扣“一带一路”宏大主题,以一座座丝路古城为坐标,虚实相济,文史交融,生动讲述丝路故事,着力展现“一带一路”历史文脉、多元文明乃至精神内核——“丝路百城传”坚持史学精神、文学笔法的创作风格,展示了不同城市的发展成就和性格精神。

即便对于从小居住在西子湖畔的著名作家王旭烽来说,为已经2200多岁的杭州写传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杭州历史资料浩如烟海,名家辈出,要将这样一座名扬天下的千古名城的精髓浓缩到一部几十万字的书里,写出其神韵和气度,很有难度。《杭州传》以历史长河为头尾,朝代顺序为章节,重大事件为契机,重要人物为抓手,尽量以简洁易懂的文字叙写出杭州的古往今来。今年5月,在《杭州传》的新书首发式上,王旭烽说:自然和人文并重,柴米油盐酱醋茶和琴棋书画融合的杭州独特之美,其实在数千年前就已经形成。而这也正是杭州从一个大海湾到山中小县、江干大郡、王朝首都,最终以省会城市、宜居的人间天堂定型发展背后的基因和密码。

从G20峰会到刚刚结束的亚运会,近年来,杭州发展迅速,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同时又坚守着自身特色,体现出“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城市精神。在王旭烽看来,杭州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艺术化的生活和生活的艺术化,把这样一种文化放到“一带一路”的世界视野下,感到很自豪。她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杭州。

城市传记的书写者努力从城市发展中探寻城市的精神和性格,而这种探寻,正是城市传记的魅力所在。

《海南岛传》是“丝路百城传”丛书中唯一一部以整个岛屿(省)为地理单元的作品,以时间为轴,以人、物、事为经纬,由点带面,展现了海南岛从蛮荒之地到改革开放前沿的发展全貌,是了解海南的重要文学读本。《海南岛传》作者、著名作家孔见的感受是,像给一个人立传那样,来给一座城市立传,是件不仅有意趣,而且有意义的事情。它将浩瀚的历史沉淀,倾注到一个相对狭窄的地理空间,让其具有某种近乎无限的纵深,以此来收容和整理人类的经验,为正在进行中的时代以及正在时代里生活的人,提供某种认识的坐标参照和历史向度。

“对我来说,这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创作之旅,它不仅让我用心了解这座城市,还让我感受到了中印尼之间深厚的文化联系。”《雅加达传》作者丁见认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对中印尼两国的积极影响触目可及。它所产生的一系列巨大的变革力量,不仅体现在雅万高铁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的开通运营,也带动深化了中印尼之间的人文交流——《雅加达传》的编写出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以人文出版架设友谊之桥

据悉,在“丝路百城传”项目框架下,由三位哈萨克斯坦作家撰写的三座哈萨克斯坦古城的传记作品——《阿拉木图传》《图尔克斯坦传》《塔拉兹传》的翻译及出版工作已接近尾声。

哈萨克斯坦作协主席乌卢克别克·叶斯道列特在研讨会视频致辞中表示,相信这些传记作品能使中国读者进一步了解哈萨克斯坦,并令他们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哈萨克斯坦与中国之间的友谊源远流长,这三部作品的出版发行将进一步深化两国间的交流合作与和睦关系。

中外作家、学者共同撰写,用多种语言出版“丝路百城传”,这本身就是文明交流互鉴的过程。60多本“一带一路”城市、不同语言版本的精彩城市传记问世、传播,群城闪耀夺目,书系蔚为壮观,受到了中外读者的喜爱,也受到中外评论家和文化学者的肯定,在海内外众多的城市传记和“一带一路”题材图书中独树一帜,成为一种新的创作样式和创作形态。

乌兹别克斯坦驻华副大使图尔索诺夫·巴体尔在视频中说,感谢中方出版乌兹别克斯坦历史学家编写的《撒马尔罕传》一书,“我相信《撒马尔罕传》会让中国历史学家、科学家和所有读者获益良多,不仅了解更多关于这座城市的历史故事,以及它为丝绸之路形成和发展所作的卓越贡献,更能感知到千年来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之间多维、深切的联结。”

在《伊斯兰堡传》即将出版之际,该书作者、巴基斯坦国立现代语言大学中文系主任阿夫塔布·阿自目也通过视频表示,很高兴能参与到“丝路百城传”丛书的创作中,“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书爱上伊斯兰堡这座花园城市,更多了解巴基斯坦这个国家和‘一带一路’。”

在本次研讨会上,还举行了“丝路百城传”出版成果揭幕仪式、荣誉支持城市授牌仪式和赠书仪式。重庆、天津、深圳、烟台等城市获“丝路百城传”荣誉支持城市授牌。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丝路学院等单位获赠书。目前,“丝路百城传”项目已经发展成为具有鲜明丝路精神特质、促进文化交流合作,进而推动中外文明互鉴、民心相通的国际出版工程,使文化出版工作真正发挥了架设互联互通友谊之桥、深耕厚植人文相亲沃土的基础之功、绵长之力。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陆彩荣表示,对于“丝路百城传”项目来说,本次研讨会是阶段性的回顾总结,更是崭新的起点。在“丝路精神”指引下,要继续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建设进展,更有效服务和衔接党和国家重要外交外宣工作,进一步做好“丝路百城传”编撰创作、编辑出版、多语种翻译、发行推广、国际合作等各方面工作,为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和民心相通,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3-10-16 本报记者 谢颖 “丝路百城传”: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0982.html 1 展城市风貌 促文明互鉴 50,982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