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慈善周刊

一位“80后”村医的公益梦

陶如木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10月10日   第 11 版)

湖北省钟祥市柴湖镇马北村,经过一片绿油油的麦田,紧靠路边的几间平房,便是马北村卫生室。

马北村有1300余名常住人口,老年人占比高,很多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以前有点头疼脑热,都要跑到10多公里外的镇卫生院去看。好在有王鸿举这样的年轻医生愿意留下来,现在不用跑那么远,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了。”因为重感冒刚刚输完液的刘大姐笑着说。

刘大姐口中的王鸿举,是马北村的村医。在柴湖,绝大多数的年轻人毕业后都选择到沿海发达地区发展,但王鸿举选择放弃留在城里的机会,回到家乡成为一名村医,一干就是17年。“我喜欢家乡,学医也是想为乡亲们解决就医难题。”王鸿举说。

除了村医,今年37岁的王鸿举还有很多身份:湖北省青联委员、钟祥义工联大柴湖义工分会会长、钟祥市青年志愿者联合会会长。“小时候我们镇上生活条件不好,很多和我差不多大的孩子都中途辍学外出打工了。”王鸿举说,他小时候有两个梦想:一个是做医生,另一个,就是让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

“在外上学时报名做了义工,毕业回到村子后,我就把这种模式搬回了家乡,希望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在接待好每一位患者的前提下,王鸿举总是挤出时间做公益,“刚开始就我一个人做,慢慢很多人受到了影响纷纷加入,我们就成立了团队。”现如今,大柴湖义工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已有义工500余人。

17年来,王鸿举和他的义工团队一直默默守护着村里的空巢老人和困境儿童。

村民王明太常年独居,孩子在外打工很少回家。一天,王明太突然中风,王鸿举接到电话立即前往王明太家为老人治疗。待老人病情稳定后,王鸿举时常上门为老人义诊,只要老人病情有起伏变化,他都随叫随到。

多年来,王鸿举从没收过老人一分钱。“没有鸿举,日子不知道怎么过,他就像我的亲生儿子一样。”王明太哽咽地说。

每年中秋、春节等重要节日,王鸿举都会选择一天在福利院度过。他带着义工们为老人打扫卫生,陪老人们聊天、包饺子。从此,老人们的日子更有了盼头,也有了家的感觉。

除了为困境老人送医送药、陪伴孤寡老人,王鸿举还经常自掏腰包资助困境学生,甚至资助到大学毕业。

每年寒暑假期间,村里企业的车间工人总是流失严重,因为来此上班的村民要回家照顾放暑假的孩子,车间主任急得团团转。王鸿举得知后,立即组织暑期返乡大学生义工办起了免费托管班,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几年前,荆门市政府为了加强乡村医疗队伍建设,拟推荐王鸿举到荆门大学医学院免费脱产学习3年。但由于工作繁忙,自己牵头成立的社工服务队也有很多事情,实在分身乏术的他还是选择了留下。

虽然放弃了学习机会,但王鸿举从未对自己放低要求。“刚参加工作时,因为技术水平有限,只能治疗感冒发烧、处理皮外伤等,遇到一些复杂、急难病症,还是得让村民紧急转诊,那时候特别着急。”后来,王鸿举通过成人高考考上了医学院。经过几年的半脱产学习,他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市、镇医院也经常有针对村医的专题培训,学习到了很多东西。”如今,村民们的很多突发情况,王鸿举都能沉稳处理,真正做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漏诊”,很多隔壁村的村民甚至会慕名前来看病。

近年来,因为一件又一件感人的德行善举,王鸿举先后获得“中国好人”“荆楚楷模”等荣誉称号,他也有了更多机会去大城市工作。但他却说,“在家乡每天有忙不完的事,用不完的干劲儿,那么多放不下的人,况且村民们都需要我。我就想留在故土,守护好村民们的健康。”

(陶如木)

2023-10-10 陶如木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0675.html 1 一位“80后”村医的公益梦 50,675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