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民族宗教

讲好中国南岛语族的故事

——福建省政协对口协商推进南岛语族考古研究和开发利用

本报记者 王惠兵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9月08日   第 12 版)

高更笔下散发着太阳般光彩的塔希提少女、新西兰北岛上毛利土著、婆罗洲雨林深处神秘的人群……这些相隔万里、看似毫无关联的人们,实际上却属于同一个族群——南岛语族。

“要充分发挥福建南岛语族祖地优势,为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一带一路’倡议落实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福建省政协“推进南岛语族考古研究和开发利用”对口协商会上,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与省直有关单位、相关地方政府负责人纷纷结合各自工作实际,为如何讲好中国南岛语族故事提出大量务实可行的意见建议。

南岛语族是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的跨界族群,覆盖18个国家和地区近4亿人口。近年来,我国东南沿海特别是福建地区一系列史前遗址的考古新发现,把南岛语族的起源地更明确指向了中国东南沿海,尤其是福建沿海及邻近岛屿。

“如今,福建漳平奇和洞遗址、平潭壳丘头遗址群等重要考古发现,更加凸显了福建在探索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问题上的重要地位。”在委员们看来,这一涉及南岛语族国家和地区人口的源流和根脉问题,事关祖国统一大业、“一带一路”建设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加强南岛语族考古研究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开展南岛语族考古研究和开发利用”。平潭国际南岛语族研究院院长范雪春认为,当前,要充分利用平潭壳丘头遗址群的文物资源,建设南岛语族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使其成为世界南岛语族考古研究的重地。

省政协委员杨默赞同之余,建议要以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一步加强南岛语族相关文化的宣传与科普推广,让更多人关注、了解南岛语族的历史源流、考古成果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深远意义,深化对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史认识,增进民族团结。

近年的研究实践表明,考古学在探讨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研究中具有重大学科优势,但由于过去重视不够,研究工作滞后,未能建构起中国南岛语族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以致在该研究领域出现结构性弱化的不利局面。

省政协委员艾珂竹从传媒角度提出,要在各大新媒体平台开立专门账号,将大陆在南岛语族的相关资料和考古研究成果,持续不间断地发布,助力南岛语族文化的传播。

“目前,台湾少数民族存有自己语言和文化的有16个族群,总人数约50万人。”省政协委员陈丽丽提出,应深化两岸少数民族交流合作,共同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打造两岸少数民族民俗、信仰交流的新热点、新形态,引导两岸少数民族同胞讲好根祖脉故事。

“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推进南岛语族考古研究和开发利用对于实证中华文明起源,推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意义。”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彦表示,要注重把南岛语族研究与推进海洋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强化考古成果运用,加强与太平洋岛国合作,在密切交流交往中增进文化认同和人民情谊;要汇聚各方资源,共同推动构建中国南岛语族研究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增强文化自信、深化文明交流提供有力支撑。

近几年,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等角度出发,省政协聚焦南岛语族研究开发工作,已创新开展了专题调研、学术交流、“寻根之旅”等各式各样的履职实践,助力提升福建作为南岛语族祖源地的认可度和影响力。其中,福建有关方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平潭共建的“国际南岛语族考古研究基地”投入使用至今,已成为福建乃至全国专门从事南岛语族考古学研究的前沿阵地。

全国政协常委,省政协副主席阮诗玮表示,要把推动南岛语族考古研究和开发利用作为时代赋予的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使命,务实推进多学科视角下南岛语族系统研究。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优势作用,持续跟踪推动协商成果转化,积极创设交流平台载体,为做实福建南岛语族祖源地文化品牌广泛凝聚共识和力量。

2023-09-08 本报记者 王惠兵 ——福建省政协对口协商推进南岛语族考古研究和开发利用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9404.html 1 讲好中国南岛语族的故事 49,40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