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休闲周刊

以砚台雕刻历史文化

本报实习生 李雨薇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9月08日   第 10 版)

孟宪淦正在讲解砚台

错落有致的花瓣层层展开,星星点点的金黄花蕊点缀其间……很难想象,菊花竟可以“盛放”在一方砚台上。

“这块砚台叫作‘战地黄花分外香’。”展厅里,收藏家孟宪淦正介绍着展品,“这块砚石十分难得,仔细观察,砚石上有很多天然的‘眼’,刚好是菊花的形状。我立刻就想到了伟人诗词中《重阳》的词句‘战地黄花分外香’。黄花指的就是菊花,于是我与雕刻艺术家合作,让这块砚的石品与诗词寓意契合。”如此这般,砚石仿佛被赋予了新生一样。

近日,“汉语桥”中国非遗民间绘画艺术团组“守护文化遗产,促进文明互鉴”中华砚文化主题展在北京语言大学图书馆开展,像这样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体的砚石,在此次展览中还有很多。

砚,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由最初单纯的书写工具逐渐演变成集使用、欣赏、收藏于一体的文房艺术品,也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几年来我一直想通过自己的砚台系列收藏,来讲述中国故事,最终有机缘得以在号称‘小联合国’的北京语言大学成功举办。北语的办学宗旨是‘讲述中国,亲睦世界’,这与我的初心相契合。北语每年有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的数千名留学生,是中外文明互鉴的旗舰窗口,展览让中外学生通过砚台看到中华传统文化之美,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收藏砚台30余年的孟宪淦说,展览中的所有展品都由他提供,以前都是把几件藏品单独放到博物馆展出,此次收录全系列藏品的展览还是头一回。这次展览砚作的题材取自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著作、事件、典故、书画等,力图以砚为载体形式展现一部简明的中国文化史。

文化传承,重在坚持,贵在创新。众多展品中,最受观众欢迎的一套莫过于“《红楼梦》系列砚”。这套展品将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之作《红楼梦》雕刻在砚石上,如“黛玉葬花”“共读西厢”等场景,用生动的人物表情刻画,配以浑然天成、如细细柳丝般的砚石纹路,将文学作品与砚文化巧妙结合,精美的雕刻艺术,引得观众频频在展台前驻足。

展览刚开放不久,中外师生观众已在留言簿上留下了密密麻麻的感言。“一方方砚台形色、内容各异,如此具有文化价值的砚台不应被埋没,希望能让更多的人看到。”参观者melon写道。

观众们的心声,展览主办方也早有预料。据了解,展览将举办至10月7日结束,接下来的几周,主办方将陆续组织中外学生特别是留学生团组前来参观,依托展览举办“红楼梦”“毛泽东诗词书法”等主题文化沙龙以及砚台拓印、书法绘画等有趣的非遗体验活动,让更多的学生、观众从展览中受益,切身体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守护文化遗产的意识,提升促进文明互鉴的能力。

2023-09-08 本报实习生 李雨薇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9396.html 1 以砚台雕刻历史文化 49,396 /enpproperty-->